選擇意識

我不是一個擅長做選擇的人,可以地老實說,我簡直糟透了。
去飲料店總是點珍珠奶茶,因為我討厭嘗到不喜歡的口感,糟透了。
逛衣服總覺得衣架上面的服飾每件都不適合我,但別人一指定要試穿又覺得那真是件好衣服。
餐廳裡的餐點總是只願意點看過的食物,新奇的招牌絕對不列入考慮。


我一直沒有覺得,擁有什麼樣的名字,上什麼樣的學校,遇到什麼樣的同學,應該是我可以選擇的。不存在其他選項,也就沒有比較。

沒想到要選擇,心裡自然生出接受事實的態度,於是我很容易讓自己在環境裡安定下來,也就容易喜歡上我所擁有的一切。

最近讀了楊照的書,這是他在《我想遇見你的人生-給女兒愛的書寫》裡面的其中一段。

我也是這樣。國小就在家附近,走路只要不到5分鐘就可以到,也沒想過為什麼不去念比較遠的學校。國中也是在家附近,走路遠了些,但也只要10分鐘左右。
要穿什麼花色衣服媽媽都會幫我挑好,爸爸會說棉質對皮膚比較好,我很少自己因為喜歡什麼衣服而吵鬧要買。
媽媽不喜歡我去夜市,小時候不去,但是長大以後反而不知道怎麼逛起。
媽媽不喜歡我吃滷味,也沒想過為什麼不能吃,所以我第一次心血來潮吃滷味是在高中三年級。

很多事對我來說如此不須質疑,也沒想過理由,更不需去選擇,因為答案對我來說只有一個。

我才發現,自己被禁錮了如此之久。雖然優點的確像楊照所寫,對環境有強大的適應,但那是因為不曾質疑,覺得外面的險惡就應該如此,該適應、改變的是自己。我從沒想過室外面出了問題。

我不曾自己去買衣服,上大學後開始有機會逛街,每每看見衣架上的服飾,卻無法判斷哪件適合自己。別人穿起來總是特別好看。

我不懂殺價,因為價錢不就是別人訂好,我出錢嗎?什麼樣的衣服是貴的?香蕉一根9元會不會很貴?空心菜又怎麼賣?租遊覽車一天一台要花多少錢?這些我都不知道。你出價,要是我可以負擔,在我的理解範圍內很合理,那我們就成交。不是一直這樣嗎?

總是把東西買貴,因為我真的以為就值那個價。(除了餐廳一頓飯、文具用品和書本我知道價錢外,其他的我真的很沒概念)


就是沒想過自己可以選擇更好的,總是不懂。
我身處在一個充滿選擇的年代,可以選擇自己的名字,不喜歡就可以改;可以選擇自己想要的髮型;可以選想要用什麼樣的筆;可以選擇要認識什麼樣的人。都要自己選擇,自己負責。

每每開始選擇,以為自己年紀夠大可以做決定,但最常還是像個孩子一樣,無助看著選項,然後做出不成熟的選擇。

現在開始學怎麼選,好像慢了一點呢。



留言